ABC小说>军事历史>大道问鼎>第三十五章 日夜与心情

夜风清凉;天地边界茫而远。

中洲武院有一座巨大的青铜高塔。宇文暄负手立于塔尖,独自俯瞰整个武院灯火明灭。

星辰光辉向着整个世界均匀地平铺而下,却不由自主地被她吸引,汇聚在她指尖、发尾,月白色的光华似水流缓缓流淌在她的周身。

她的眼神依旧是孩童般的清澈,脸庞也显得年幼,但从始至终没有一丝表情,像极了世人跪拜的神女石像——仁慈,神圣,也无情。

这个位置距离陆启明的所在极远,但宇文暄的目光却毫不费力地穿过层层阻碍,仿佛她就在他的近前。

宇文暄注视着他,抬手向前方轻描淡写一指——

广阔虚空有一瞬间的凝滞,却没有任何人知道。

她微一颔首。很好,不管一会儿有多大动静,都不可能有人能感知到陆启明的修行了。

她目光移向陆启明不远处,另一处房间的那个身影,然后消失在原处。

……

在陆启明此时的意识中,也感受到了某种与星辉相似的光亮。

元神。

似雾非雾,似烟非烟,是某种在身体中自由散布、循回的无形光晕;也像是无数晶亮细微光点的聚合体。这是陆启明第一次尝试唤起自身对元神的感知——前世的世界,并没有这个概念。

在这里,任何生灵皆有元神——那是一种与天地韵律相和的灵质体;生灵们以此与世界关联、契合。不同的是,人族的元神寂静内隐,妖灵精怪的元神则活跃外显。中洲有些江湖术士所谓的“有妖气”,其实是感应出了妖灵精怪们充溢的元神之气。

凤族的元神自然偏向于后者。在没有结丹的时候,元神散而不凝,很容易被感知力强大的修行者辨认出凤族的特征,即使用了敛息术,也不能很好的隐藏。但结丹之后状况便会有极大改善——

结丹本就是融“气”入“精”,再融“精”入“神”,最终凝练成丹的过程。陆启明盘膝静坐,双手上下交叠,掌心相照。

凤族原身出生即有内丹,本不必结;唯有化凡之后才有“结丹”一说,严格来说算是违背自然规律的修行,所以对应的手印格外晦涩复杂。而陆启明十指轻微一晃——只刹那间便复现了那个印诀——与传承记忆中不差丝毫。

因为他已对这些知识极熟悉了。

他虽是初次依照凤族功法修行,但恢复记忆之后对这《凤衍诀》的研究却从未间断,毕竟凤族的身体、传承下来的记忆、根基截然不同的修炼体系……诸多相异之处,容不得他不谨慎。

陆启明再次确认了对于元神的清晰感知,然后正式开始第一步——融气入精。“气”指气血,“精”则指精神力;皆是无形质之物,而凤族的身体和功法却能将二者融汇,在丹田处化为隐约的内丹基础。

他依照功法第一章催动气血与精神力,丹田处渐渐生出温热充盈之感;内视时见得其中有淡红色气雾缓缓聚团。

某一刻,陆启明的意识忽然有短暂的下坠感——随着精神力的相融,红色气雾迅速变浅凝结,呈现一种虚化的琥珀般的质地。

按照功法描述,第一步分明已经完成;但陆启明却大皱眉头——

现在这样,又算是什么情况?

……

陆启明仅仅分出一部分精神力,就完成了这个过程——甚至根本没有撼动识海——原本是必须整个识海都融入其中,才足够的。

等于是说,凝聚内丹之后,识海的位置便从眉心转移入了内丹。但陆启明此时的情况,更像是在内丹雏形中用一部分精神力凝出了一个微型的新识海;原本眉心处的识海却巍然不动。

陆启明尝试再融更多的精神力进去;但下一刻便发现内丹雏形顿时出现膨胀迸散的迹象,只好作罢。

陆启明维持着手上的印诀,一时间进退皆不妥——他明显不是正常情况,涉及精神力、气血的修行本应该停下来谨慎考虑;但是若此时撤印,气血激荡之下又必然会有内伤……

不能拖了。

他仔细感知上下,皆无一丝不顺;索性继续


状态提示:第三十五章 日夜与心情--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