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青春校园>官场如剧场:川戏>第六部分 精彩纷呈 第五场 好戏连台

第五场 好戏连台

按农村的习俗,过年从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的小年开始,一直要持续到正月十五闹元宵之后才算过完的。直到城里大街小巷春节时悬挂的大红灯笼已经蒙上了轻尘的时候,乡间的农舍院坝依旧流连着悠长醇厚的喜庆气息。

腊月将至,家家户户争相宰杀了一只两只三只不等的过年猪。亲朋好友欢聚一堂,吃起了鲜肉肘子、肚腑杂碎、“血旺儿汤”和用柏丫锯末熏得焦黄奇香的腊肉香肠。水磨的乳白色米浆粉团包上芝麻馅或玫瑰馅、桂花馅、豆沙馅、猪肉馅,搓出了一颗颗溜圆匀净的汤圆,煮进锅里,又舀到了馋得迫不及待的孩子们碗中。一笼笼冻粑、叶儿粑、枕头粑出了蒸笼,翻倒晾散到桌面、竹盖儿上,腾腾的热气带着油腥和甜香弥漫开来。小贩们挑着担子,敲着铁片,走乡串户地叫卖手工制做的“麻糖”(麦芽糖)葫芦、麻花儿,此起彼伏的吆喝声和叮叮当当的敲击铁片声清脆而悠扬。

秀岳镇今年的年味儿比往年来得更早和持久:离春节还有20来天呢,县川剧团下乡巡演来了。

清源县川剧团始建于1962年,“文革”中曾改做**思想文艺宣传队,70年代中后期又重新恢复为川剧团。那时,只要贴出演出海报和剧照,剧场里一天连演几场都是场场被观众挤满。

县川剧团除了演出川剧名戏《白蛇传?金山寺》等传统剧目外,还编排推出过新剧《荷花仙女》,并赴静江参加了全省文艺调演,捧回了一等奖奖牌。对一个县级文艺团体来说,获得这样的殊荣相当不容易,也是绝无仅有的。

随着时间推移,人们的娱乐方式越来越多。进入90年代后,川剧演出市场大幅萎缩。剧场里看戏的人稀稀拉拉,经常面临观众不及演员多的尴尬,再也难寻往日观众打拥堂的辉煌景象了全文阅读。

经过改制分流的变革后,川剧团状况仍然没有大的起色,举步维艰,出路迷茫。要不是县上每年给予几十万元的财政补贴,川剧团恐怕早就散伙了。

宁帆上任县委宣传部部长后,在县委常委会上作了关于川剧团工作的情况汇报:“川剧是庆川的代表性戏曲剧种,有广泛的群众基础。跟京剧一样,都是我国宝贵的传统艺术。川剧拥有上千剧目,其中的喜剧最受观众的欢迎和喜爱。川剧唱、做、念、打齐全,妙语幽默连篇,器乐帮腔烘托, 还有变脸、吐火、藏刀、水袖、踢慧眼等多种特技表演。尤其是川剧变脸,更算得上是一门绝技。只要我们好好为川剧团搭建新戏台,老剧团就一定能焕发新活力。我们的眼光应当放长远些!”

田行健插话道:“看来,你很下了番功夫研究川剧哪!川剧是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贝,需要我们传承和发扬。这个道理我们都明白。不过,还是要立足于县情啊!县上需要花钱的事情这么多,财政已经不堪重负了哇!你先说说,新戏台咋个搭法?”

宁帆说:“仅靠财政补贴支撑剧团运营肯定是行不通的,川剧团必须广开门路,闯出自己的新天地来。我们可以借鉴中央电视台‘心连心艺术团’的方式,启动和组织赴农村基层演出的巡演活动。结合当前农村的民俗风貌,把政府工作、时事政策跟川剧艺术融合在一起,创作和演出一批精品节目。当然,要引入市场化运作机制,适当收取下边一定的演出费用,县上再补贴一些。不然的话,这条路会越走越窄的!”

康濯表示赞同:“我看可以,这种送戏下乡、送文化下乡的演出方式能让川剧团焕发活力,贴近观众,群众也更加喜闻乐见。各乡镇群众要看演出,不用守着电视,在家门口就能看到鲜活的传统艺术,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将更加丰富。为了让节目更加丰富多彩,可以考虑以川剧团和川剧节目为主体,适当加入歌舞、相声、小品等表演形式。”

就在这次会上,县委、县政府做出决定:进一步大力扶持县川剧团的发展,并投资100多万元启动和组织为期一到两年的下乡巡演活动,弘扬川剧文化,丰富农


状态提示:第六部分 精彩纷呈 第五场 好戏连台--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