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仙侠修真>通天化龙>第388章 节 莲道之心

哗!!!

五色池炸开,莲台心子处亦是如此,龙跃凰翔,混沌环绕……

九棵莲心子像是解开了封印而在欢呼的孩子,激射向高空,向不同的区域飞去,宛如

“这光波也太强了!刚才真是危险了,多半本体也档不住,真是走运……”谭晶晶一阵侥幸。

“嗯,那些人全都走光了,都去猛追法宝和灵器了?反正也落后了,我先看看这个棺材再说!”

谭晶晶始一走近棺材,就感觉肌体将要崩裂,浑身剧痛,骨骼都在作响。不过,想到自己只是分身,本体不死,自己近似不灭,于是咬牙切齿的继续前行。

棺材中已精光飞出,但越靠近过去,越是能感觉到它有一股尽恐怖的威压,如潮汐澎湃,浩荡天地间,让人的身体将要崩碎。

“这……是棺材本生的威压,还是其中一具尸体发出的?那些法宝和灵器应该是棺材的主人的陪葬品吧?真是可怕,不知这人他生前会有何等恐怖的威势!”

一步、两步……

拼着又再次崩溃了几次的代价,谭晶晶才多次又死而复生之后的,利用原地重组,靠近了棺材极近的距离所在。

棺特古旧,像在眼前又像在远处,不可捉摸,仿佛在虚空中沉浮,有仙气化成的真龙与神凰等,栩栩如生,成千上万条,在此环绕。

“刺……”谭晶晶倒吸口冷气。

这样小心的观察了一会,谭晶晶突然发现这古棺竟然有勃勃生机,活力比的旺盛,里面不似有死人。

“这是怎么回事,奇怪了?”

棺材板上,生长出一米多长的枝叶,青绿欲滴,上面有几片叶子,竞是荷叶。

我晕,这棺材是莲藕所化,所制做的,谭晶晶发现了真相,大吃一惊。

“等等,我好像有点印象,似乎有一种修行秘法,强者生前不甘,死后亦想要永生!于是呼……难道是那个?”

在这一刻,谭晶晶心中震动了,他想到了一些秘辛。

相传,以神莲藕为棺,可万古不朽,有一天死人也会复活的!

就是在神话传说之中也有类似的描述和例子,甚至生前使用也是妙用穷,与道家,佛家皆有关联。就是凡人所知的故事之中,也有类似的范例可寻。

比如说,哪吒莲藕化身重生。

四海龙王齐上灵霄殿向玉帝告状,前来拿他父母问罪。哪吒不愿祸及父母,为了表明自己的所作所为跟父母关,“一人行事一人当”,毅然提剑自剖其腹、刳肠剔骨,还骨肉于双亲而死。

乾元山上,哪吒的师父太乙真人从五色莲池中摘来莲花、荷叶,使其借之为躯体而得以复生,并且赐与风火二轮,传授火尖枪法。[

后来,周王兴兵伐纣,“两朵莲花现化身,灵珠二世出凡尘”的哪吒又下山辅助斩将封神的姜子牙征战沙场,以其神勇屡立战功。《封神演义》第十四回开篇有诗,对哪吒事迹作了如此概括:“仙家法力妙难量,起死回生有异方。一粒丹砂归命宝,几根荷叶续魂汤。超凡不用肮脏骨,入圣须寻返魄香。

同样是莲藕,莲花,同样是五色池,只不过故事里多了一个五色莲池而已,这一切的一切顿时让谭晶晶不禁有了些异样的联想。

莲花产于中华有悠久历史,西北地区柴达木盆地曾发掘出1000万年前的荷叶化石,其名又称“荷花”、“藕花”、“芙蓉”、“芙蕖”等,先秦诗歌里有“山有扶苏,隰有荷华”(《诗经》)、“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离骚》),北京故宫博物馆藏有春秋时期青铜工艺品“莲鹤方壶”,从中可见国人对此花的喜爱和它的悠久传承!

莲花在本土民间宗教里亦被视为神圣之物,如唐代道士杜光庭诗“自然生七宝,人人坐莲花”(《七真赞》,见《全唐诗续拾》卷五一)。《封神演义》中,五龙山玉霄洞文殊广法天尊用来降服哪吒的宝物“遁龙桩”又名“七宝金莲”,每每有他出场时,所作歌谣也咏唱莲花:“野水清风拂柳,池中水面飘花。借问安居何处,白云深处为家。”


状态提示:第388章 节 莲道之心--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