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内侍低声说道:“回禀陛下,小的不知……”
陆承道:“罢了,宣他觐见吧!”
这个小内侍和高镐都退出去后,一个人走进了垂拱殿中,正是刚刚升职到敷文阁待制的陈荀。r?anwenw?w?w?.??这个敷文阁待制是一个虚职,不过是名头上好听些,俸禄多些罢了,毕竟是名义上的正三品官。至于实职,陈荀还是钦天监监正,这一点并没有变。人尽其才,物尽其用,是陆承启用人的原则。既然陈荀的特长是看风水,预测天气,那就让他继续做这个钦天监监正吧。
“等下,预测天气?”陆承启心中猛地一动,便有了一个点子。
“臣陈荀,参见陛下!”
见陈荀一丝不苟地行礼,陆承启也正儿八经地说道:“陈卿免礼,来人,赐坐!”
待得几个小内侍搬来椅子,端来茶几香茗,再退出去后,陈荀才谢恩就坐。
“陈卿求见朕,可是有何要事?”陆承启虽然猜到了几分,但也还是出言询问道。
陈荀说道:“陛下,臣此次求见,便是为今早例朝之事。”
“黄河治水?”
陆承启已经猜到了一点,但不知道陈荀有什么“高见”,便随口问道:“陈卿可是有什么办法?”
“回禀陛下,臣昨夜观天象,认为这雨势必定不久矣,不必担忧今年黄河会发大水……”陈荀信誓旦旦地说道,十分笃定。这就是“专业人士”的底气了,换个人来,哪里敢打包票啊!
陆承启也知道,古人总结了许多自然现象,通过一些端倪,准确预测天气不是难事。陈荀说是什么“夜观天象”,陆承启是不信的。他肯定有什么办法,预测到这雨势不会长久。但这是人家吃饭本事,陆承启也就不揭穿了。听得他这么笃定,陆承启也算是放了一半的心。
“朕并非担忧雨势不能停,而是担忧治河不能成啊!自大顺立朝以来,黄河决口三十余次。每次决口,百姓流离失所,饿殍遍野。若非如此,我大顺国力,今日不止于此。前两年朕虽派出工部尚书李诫,全权治水。奈何黄河淤泥甚多,泥沙充斥河水之中,急切间也不能治理。两年过去,糜费千万贯,却收效甚微。朕虽能顶得住一时,不能顶得住一世。若再无进展,百官联名上奏,弹劾李诫,朕便是独断朝纲,也保不住李诫啊!”
陈荀沉吟了一番,才缓缓地说道:“陛下,相传尧命鲧治水,鲧只懂得堙、填之法,九年不成,舜继位,先革鲧之职,流放到羽山,鲧乃死。鲧之子禹,受其父治水失败之训,改用疏导之法,经十三年终成。”
陆承启淡淡地看了他一眼,说道:“陈卿是说,古人能胜天,今人亦能胜天?”
陈荀连忙说道:“非也,臣的意思是,古有大禹治水能成,盖因其因势利导,化堵为疏。在臣看来,这不过是风水上的‘引水补基,培龙补砂’类似罢了,皆是人改造风水。”
陆承启愣了愣:“这黄河也算是风水?”
陈荀解释道:“《葬经》有云:‘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风水之法,得水为上,藏风次之。’山为势,水为神。山为龙,水为龙之血脉。龙脉,即是有山有水,磅礴有情的地势形象。若论平洋之地,一寸高,一寸势,尤以江河水系为重。简而言之,要得水避风。是以风水好的地方,一定是水好的地方,还要避风。因为风生气散,而水起气聚。古时,中原大地,地势平坦,湖泊众多,气候适宜,草木畅茂,qín_shòu繁殖,我华夏一族得以繁衍生息。这都须归功于大禹,若无得其治水,中原还是洪水泛滥。”
陆承启皱了皱眉:“既然如此,为何如今黄河还是洪灾不断?”
陈荀叹息了一声,说道:“风水曰:水贱人贫,黄河虽九曲有情,奈何毛之不存,皮将焉附?山之脉,土乃龙之肉,石乃龙之骨,草乃龙之毛。幸得陛下仁政,保得中原草木,若异日草木不存,则黄河气衰,北方贫瘠,气势必然南渡。长江之势崛起使然,届时龙脉南移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