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军事历史>我本三国一路人>卷三 第一百三十一回 小小心思
最好的屏障。借着这道屏障,我们才有足够的时间去做我们该做的事。”

说完这些陆仁望向了雪莉:“其实这些话很久以前我就对你说过的,雪莉你难道都忘了?”

雪莉摇头:“那到没有。只不过这么些年了,想看看主人你是不是还在坚持着这样的思路。”

说着雪莉很俏皮的伸指点了点脑壳:“‘师兄’你不是说想找些合适的网络小说出来让我们的印刷部能再多点赚钱的活吗?我在和‘师门’通讯的时候顺便弄了一些三国题材的,受此影响就觉得‘师兄’你是不是可以……”

雪莉口中的“师门”指的是陆仁和雪莉的月背基地。正如同有外人在场的时候,陆仁会让雪莉称自己为“师兄”那样,为了避免说漏嘴,就让雪莉管月背基地称为“师门”。而雪莉在穿过来十几年之后已经越来越“人”,所以不是在很认真的与陆仁独处的场合,都是干脆的将称陆仁为“师兄”,称月背基地为“师门”坚持到底,陆仁对此也没什么异议。

再看陆仁听完了雪莉的话就笑了:“你拿那些东东来衡量我们的情况?按照那些书里的写法去做,我们分分钟会死得很难看的好不好?别的不说,就说这个时代可绝不是那么快就能够终结的,老曹、刘备、孙权都不是省油的灯。就拿老曹来说,千古第一的奸雄那是何等的雄才大略?可还不是一样没能终结这个时代?我陆仁一向很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比不上老曹他们这些雄主,所以又哪里敢去做那种千秋大梦?稳扎稳打,做好我们的每一步才是正理。”

雪莉点了点头,目光飘向了地面上正在表演着的灯光舞台。他们的位置距离地面其实足有五百多米,又是在这夜空之中,很难被人发现。看了一会儿,雪莉忽然道:“师兄,荀彧问过你为什么要把小兰派来江东,你没有回答,那你能不能告诉我你为什么要这么做?”

陆仁怀抱着双臂看了一会儿,微笑道:“不向荀彧解释是因为很多东西他听不懂,而且真被他听懂了的话,搞不好还会持以一个反对的态度。雪莉,你不觉得最近这两年迁居到我们夷州的人口已经越来越少了吗?”

雪莉一怔,再想了想之后就点点头:“这到是!记得赤壁之战的前后是我们夷州的流民潮最高峰时期,最多的那年有将近十万的流民流入到我们的地盘里。但是按去年的统计数字,流入我们夷州的流民连两万都不到。”

陆仁叹了口气,解释道:“这是很正常的事。基本上可以这么说,就是在赤壁之战以前,华夏主要的发达中原地区是一个群雄逐鹿的格局,大大小小的战乱频繁,自然就会产生大量的流民迁移。但是到了赤壁之战之后,三方割据的格局也就基本确立,各自之间的战斗也就主要集中在了他们地盘的边界一带,各自的后方则相对稳定,流民的数量也就会跟着大大减少。再用某些学者的话来说,三国鼎立的格局其实是已经完成了局部统一,同时也是全面统一的前奏曲,而百姓们在生活相对安定下来之后,又哪里会吃饱了没事的去背井离乡?”

雪莉道:“所以最近这两年,我们能够从各处吸纳到的流民数量就越来越少了?”

陆仁道:“不是这样还能咋样?严格的来说,我们还算是下手快,钻到了一些空子,在老曹平定河北袁绍的三个儿子的时候从北方抢到了不少的人口。但是在赤壁之战时期,老曹就基本上稳定了北方,那么以老曹的精明,又哪里会坐视地盘里的人口仍然在往外流失?甚至还可以这么说,就是老曹如果不是为了对付袁绍的三个儿子,那么他根本就不会让我们从河北那边弄走那么多的人。”

雪莉点点头表示理解了,但又一指那边的灯光舞台:“那么现在师兄你把小兰派去江东的用意又是什么?”

陆仁道:“现在的格局,靠打仗什么的去争抢人口肯定是不行的,所以我只能玩点别的花招来增加我们夷州对平民百姓的吸引力了。而这个时代的信息流通不便,我就只有设法把我们的宣传队塞到别人


状态提示:卷三 第一百三十一回 小小心思--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