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军事历史>我本三国一路人>第二百五十三回 文化传承
要再扯上点东西,就是印刷术在晋代纸张的生产改良之后就已经出现了。但是真正要达成文化知识的大规模廉价化、普及化,却还是在北宋时期才达成的,原因就是北宋时期的雕版印刷已经大规模的成型,活字印刷也是在此基础上才出现的。

而在北宋之前,哪怕就是在繁荣强盛的唐代,读书人得到了一卷书都得赶紧读、赶紧抄,文化知识的普及还没有真正的达成。举例来说,所谓的唐宋八大家之中,唐代只有两个,而宋代却有六个!这是唐代没人吗?不是,这分明就是唐代的文化传播与底蕴的积累不及宋代那么普及的一个体现。

总而言之,陆仁这是没有意识到他整出来的东西会有这么好的文化影响力,毕竟陆仁的初衷只是先赚点小钱、打上一点广告,同时让印刷工坊的人先练练手,以后才会去印那些正儿八经的东西。

当然这些事陆仁现在肯定是想不明白的,更何况现在的跟前还有个孙尚香在用一种近乎于可怜兮兮的目光在盯着自己。无可奈何的笑了笑,陆仁进到房中取出了一套《逍遥仙剑录》交到了孙尚香的手上,却不料孙尚香有些不满的道:“应该还有吧?再给几套行不行?”

陆仁哑然:“你要那么多干什么?”

孙尚香道:“我和二哥都要看啊!所以最起码也得两套。”

说着孙尚香指了指之前那本已经破破烂烂的残书:“陆仆射你是不知道,当时我没能买到这套书,后来着实花了些气力才从别人那里收来了一套。只是母亲却不许我和二哥看这种书,连张老头(指张昭)也是这么劝谏二哥,说是……”

陆仁赶紧一摆手,心说这种事我可能比你还清楚是怎么回事。这玩意,尼玛就像是现代社会里家。虽然有点扯,但大致的道理是差不多的,只不过在这个时代,像吴国母和张昭那样的人,多半还要扯上些诸如**道德之类的话题,那些东东听着就会让人头痛。

再看孙尚香接着道:“当时母亲命人把我好不容易才收来的这套书给烧了,就现在这本还是我贴身的侍女偷偷藏下来的。所以陆仆射,你得多给我几套,万一被母亲发现了又烧掉,我也有备用的是不是?”

“……”

陆仁无语了良久,最后索性把留在手头上的几套书全都塞给了孙尚香。孙尚香小心的收好,却在这时才猛的一拍脑门道:“哎呀!光顾着向陆仆射讨书,正事反到给忘了。陆仆射,仲兄他请你过府小酌。”

陆仁的眉头一扬,心道:“周瑜请我喝酒?鸿门宴吗?应该不至于。以现在的时局,动我对周瑜和孙权都没好处可言,那么周瑜应该是想从我这里得到些什么吧?”

————————————————————

闲话也少说几句,只说陆仁跟着孙尚香赶到了周瑜府,周瑜早在府门前等候,再到入舍落座的时候,小乔那边的“梨蒿炒腊肉”已经做好并且送入了席中,周瑜与孙尚香各自尝了一口,周瑜便笑而赞道:“鄱阳湖中的水草这般清爽味美,瑜居于鄱阳多年竟然不知,真是惭愧啊!”

陆仁笑道:“都督身居要职,要日理万机,又哪像我是个闲散之人,整日里没事就去寻求美食以饱口腹之欲?”

周瑜道:“瑜忽然明白陆仆射为何终不愿出仕为官了……不过陆仆射,瑜请先生来此,却是有一事想请陆仆射受番劳累,还望陆仆射万勿推辞。”

几句话下来就让陆仁有大致的猜到周瑜的想法,不过仍然继续装傻:“公瑾兄有所托付,在下不敢不从,但不知公瑾兄是有何事要着在下去办?”

周瑜道:“不久前曹公举兵南下攻伐荆州,虽未得手,得荆州一破之后,曹公下一步定然意在江东。瑜这里虽然有细作带回的军情,但仍不甚详尽,亦不知曹军战力如何。陆仆射与刘豫州有旧,而刘豫州是眼下唯一与曹军交战过的人,定然深知曹军战力如何。所以瑜想请陆仆射回一趟荆州,代瑜探听一下曹军之虚实。”

陆仁心中有底,不过他可没有笨到马上就答应下来的地


状态提示:第二百五十三回 文化传承--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