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青春校园>复兴之路>第155章吕绮的思考
的时间里,吕绮的思维转到了陶唐身上。

可以肯定,陶唐看过这封信后不会启动对营销部的内部调查。唯一的结果就是彻底“抛弃”她所推荐的雷云,雷云算是完蛋了,如果陶唐弃用此人,此人在红星的前程就此完结,再无希望。

自陶唐出任红星一把手,吕绮算是领悟了一把手的共性思维了。原先范永诚曾谈过他的读史心得,所谓帝王心术看似奥妙难测,其实简单至极,说穿了不值一文,不过是为了掌控权力而施的平衡术而已。吕绮曾开玩笑对丈夫说,你总能把为高尚的行为找到庸俗的理由。

企业的一把手比封建帝王尽管有些不合适,但并非没有可比性。谁都晓得红星存在腐败问题,宋悦和杨文欢两名现职公司领导都栽进去了,谁敢说红星是一片净土?但总部派陶唐挂帅红星,肯定不是让他来反腐的,而是让他来扭转红星的困难局面的!为了理顺经营而必须的反腐上面肯定会支持,但如果在反腐中使经营局面进一步恶化就不是上级愿意看到的了……而陶唐几个月来的所作所为也印证了吕绮的判断,他始终是围绕着经营大局展开工作的,包括对任家的打压也不能单纯看做是对腐败现象的嫉恶如仇,而是为了制止企业的出血点。着眼点还是为了改善公司的经营。所以,陶唐才有对营销口看似矛盾的态度,既“扶持”反对派以敲打营销部,又不允许“两云”们搞乱营销部的工作,因为今年大指标的完成还仰仗着李珞和刘书林呢……

但吕绮认为,陶唐几个月来的施政思路是有问题的。往开来想一想,企业最高管理者要做的事就是四个字:开源节流。就红星而言,开源眼下还看不到成效,陶唐上任后想出的节流的举措倒是不少,从情理脱岗人员到匡正业务活动费的管理,从启动物业收费改革到清退临时工。节流的目的彰显无余。每项改革的成效或预计成效动辄千万,听起来不少,但对于红星这样的大厂来说,并不能真正解开眼下的困局。不过是改善了一点点成本支出而已。再进一步联想,陶唐似乎更为重视节流而忽视开源,从他不遗余力大肆宣传和推行的精益管理就可以印证吕绮的判断,陶唐总拿他在盛东的成功说事,什么成本费用率每年降低一个点可以换算多少资金的节约……可是。从事红星宏观经营管理的吕绮认为,节流永远是开支的辅助手段,而不是主要措施。就像一个水龙头拧不紧总在滴答漏水,那是建立在水管里有水的前提下,如果水管里没水了,你把水龙头拧的再紧有什么用?对于红星厂,当务之急是开拓市场和开发新产品,规模扩大才是第一位的,只有规模的不断扩大,一系列的节流措施才有意义。想一想那些主要的开支吧。光是财务费用一项,红星每年要支付给银行的利息就高达两个亿,费尽心力节省出几千万的资金对于公司庞大的固定开支而言不过是杯水车薪……这方面,身陷囹圄的宋悦的施政思路倒是符合吕绮的想法,宋悦在任时对于项目的争取和新产品的开发是花了大力气的!

现在吕绮常常站在陶唐的立场上思考问题了。在吕绮看来,反腐比起经营来相对容易的多。红星面临的困难是多方面的,最关键的问题还是经营规模不足于养活几万员工。陶总在上半年经营分析会上也清晰地指出了这一点,每天三百余万的固定开支是必须花出的,在产品结构和盈利能力相对固定的前提下,改善经营的唯一途径就是增加规模了。但就红星这样的企业。规模增长10差不多就是10个亿,相当于一个类似于东湖的大市场的开辟,其中的难度是相当大的。当初宋悦费尽心力争取到安红项目,不就是为了规模的扩张吗?谁晓得就此背上了一个大包袱?从这个角度看。陶唐着眼于成本控制又是正确的。但吕绮严重怀疑陶唐依靠精益管理的推进就能解决红星的困境……

现在,陶唐已接任了安红董事长,终于前往安州处理这个大包袱了,吕绮不知道陶唐对安红公司的前途将作出如何的决断,按照发规部、政研室


状态提示:第155章吕绮的思考--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