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军事历史>寒门状元>第二三一六章 放不下
熙儿关切地道。

沈溪苦笑:“可惜我没有早睡的习惯,每次都要到后半夜才能入眠,每当夜深人静,我想的事情便会很多,哪怕是现在,我脑子也被事情装满,你无法理解……”

熙儿想了下,自己的确没法理解沈溪的心境,她那满含深情的眸子望着沈溪,想用自己的目光温暖沈溪。

可惜的是她的目光始终不能照射进沈溪心中,沈溪想的事情她无法理解,两个人的思维无法同步,注定了她无法抚慰沈溪那颗迷茫的心灵。

“大人。”

熙儿有种挫败的感觉,轻声细语,“奴婢是不是很没用?既帮不了大人,很多时候还要扯师姐的后腿。”

沈溪安慰道:“你的表现已经很不错了,不要给自己太大的压力,你跟你师姐帮了我大忙,我很感激你们!”

听到这话,熙儿终于松了口气,但她真的想找到可以替沈溪分忧的方式,但可惜,她根本没那本事,一时间感觉很无力。

最后她只能缓缓靠过来,躺进沈溪怀中,仰头望着沈溪坚毅的脸庞,好像要看穿沈溪内心所想,但此时沈溪却完全没在意她,目光中是一种让熙儿向往的东西,熙儿看了很久,直到累了才睡过去。

……

……

谢迁回到京城,朝野瞩目。

朱厚照暂时没回京,但正德朝有一个特点,皇帝只是起到象征性的作用,朝廷内外的事务主要还是靠文官来做,谢迁回来后对于朝中很多官员来说算是吃了颗定心丸,以后再有什么事也不需要自行做主承担责任,直接来问谢迁,就算出了事也有人担着。

皇帝不在朝中,首辅不在,司礼监掌印空缺,大部分人都不想主动承揽责任,极少有像杨廷和这般挺身而出勇于任事的大臣。

谢迁回来后,没有马上去见杨廷和,很多事在谢迁看来并不需要立即做,反而觉得保证六部正常运转更为重要,尤其是兵部、户部两位尚书不在,同时吏部和礼部尚书又身体不佳难以支撑大局的时候。

谢迁回朝第一件事,便是登门拜访何鉴。

老友相见,自然会有很多感慨,这一别便是大半年,何鉴见到谢迁后不由带着几分欣慰,虽然二人官职跟身份与之前并无差别,但这半年多时间足够改变朝堂格局,对鞑靼的战事结束后,朝廷也到了重新洗牌的时候。

二人在何鉴的书房里坐下,先是寒暄一番,没着急说公事,最后还是谢迁主动将话匣子打开,将近来居庸关到京城,乃至蔚州到灵丘一线发生的事情,详细跟何鉴讲了一遍。

何鉴叹道:“陛下孩子心性,居然会不顾朝堂那么多眼睛关注,擅自到民间游乐,不过好在情况还算不错,之厚巧妙安排,把陛下出游当作巡查地方,体查百姓疾苦,如此既顺利解决一场政治危机,又让百姓感受龙威浩荡,之厚此行可说不辱使命。”

何鉴对沈溪的评价很高,他知道自己这个吏部尚书已做不了多久,下一步有很大的可能是沈溪接替他,他心中也倾向于沈溪来接班,这个年轻人做事妥帖稳当,这次不管怎么看都是沈溪用圆滑的手段解决了问题。

大概只有何鉴这样对皇帝脾性了若指掌的老臣,才知道沈溪的良苦用心,朝中很多人都以为皇帝真的是去体察民情了。

谢迁问道:“你真这么认为?”

何鉴笑道:“于乔,看你这神色,心里还是放不下啊,本以为你已能以平常心待之,之前你说之厚这场仗不该打,但现在打完不就那么回事?草原平定,大明边疆安稳,国库又没大的损耗,下一步朝廷的重心就会放在发展民生上,国力要不了多久便可蒸蒸日上,你还有何可担心的?”

言语间何鉴非常轻松,之前这半年时间发生的事情他很满意,并不想去揪着一些小辫子不放。

谢迁道:“之厚做事是没问题,但关键在于陛下对他的信任太过,他能怂恿陛下打这场仗,下次就会有别的冒险举动……你我在朝尚能阻挡一二,若以后退下了,谁来劝谏?或者说,那时就算有人站出来,但能阻止之厚吗?我


状态提示:第二三一六章 放不下--第3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