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科幻未来>没时间了快上车>第五十六章 王莽恭谦未篡时(四)
要的是,“令其贸易同于家人”一句,更说明包衣是可以代替主人前去贸易的,就更不要提主人本人了。

《道咸同光四朝奏议》里有正黄旗满洲人武隆阿(瓜尔佳氏)在道光元年所上的《筹议八旗生计疏》。里面写道:“旗人旧例,并无农工商贾之禁。然旗人之不务农工商贾者,固由于无田地资本,更由于聚族而官,非服官即当兵,食俸食饷,享于尊贵,始则鄙之不屑为,年复一年,性成习惯。”

可见,对于旗人经商务农,朝廷本身没有成文的禁令。但是在清代前期,由于身份和八旗制度的约束,使得旗人广泛“不务农工商贾”,并且“鄙夷商贾”。

总而言之,所谓旗人不能务农经商不过是洗地党洗出来的东西,但是这个年代的旗人不去经商务农确实是常态。

因而,八旗兵丁生计日渐拮据。八旗生计问题自康熙、雍正时业已出现,乾隆初更趋严重。康熙、雍正时曾先后赏赐银两数次,但不久即罄尽无余,于是增加兵额,扩大食饷面。雍正二年始设教养兵,后改称养育兵,给予钱米。后来乾隆年间则是屡次扩大养育兵的兵额,并试图划给田地,令旗人自食其力……最终当然都是然并卵。

然并卵归然并卵,旗人的旗饷还得照旧发。

自乾隆五年民乱四起,国库里的银子吃紧,甚至有发不出饷钱的时候——总不能停了圆明园和避暑山庄的工程吧!在军机处某些人的暗示下,户部开始大规模拖欠旗饷,后来尹继善等人甚至商议少量裁撤旗营,特别是养育兵——这等动摇根本的事情自然是不可能通过的——却也免不了削减旗饷。

这一来,下面的旗人自然不满,差点闹出群体性事件。

因为这件事,之前曾经奉命整顿禁军八旗旗务的和亲王弘昼便上了一道折子,“为旗务请开内务府七司衙门折”打算整顿旗务,减轻国家财务负担。

当时乾隆见了折子,大喜之下,连夜诏和亲王入宫奏对。

和亲王表示,“开国百年,到了如今,还有比臣弟小两三辈的宗室子弟,足有两三千人。每天提着个鸟笼子串茶馆、说闲话、养狗、栽石榴树,不如给他们安排个正经差使,也好拘管。一来得些进项,二来也免生些是非。”

那么,要如何才能达成这两个目标呢?

弘昼给出了一整套方案。

首先,内务府要开这么一个七司衙门,然后设立两个分司。

第一个,唤作宗室银行,另一个,叫做奉恩基金。

这“宗室银行”,是个股份制的机构,而且顾名思义,自然是面向宗室,有资格做股东的都得是黄带子红带子。入股全凭自愿,可以不入股,想要多入,也没门。

宗室银行,入股只论爵位,由皇帝在八位********(此时清出八大********中的睿亲王一系仍未被翻案,算上雍正时期的怡亲王胤祥一脉,正好八个)择一为银行总裁。股本则是一千两银子一股。身上没有爵位的,被视作闲散宗室的,只能入一股。奉恩将军(相当于四品武官,岁俸银110两,禄米110斛),可入两股。奉恩将军兼一云骑尉(岁俸银135两,禄米135斛),三股。三等奉国将军,四股,依次递增。

那么,宗室银行有了钱以后要做些什么呢?毫无疑问,当然是当作银行来用。发行纸币收铸币税自然是不用想,但是放贷款和做票号还是可以做一做的。

发行钱票自不必说,这年头的豪商,尤其是晋商,哪个没有自己的票号?大额的银子运输起来确实麻烦。而要说俺大清最赚钱的生意,在鸦片流入以前,自然是有放高利贷的一箭之地。

以爱新觉罗家的名义放贷,自然不愁收不回来——真出了问题,有的是官员抢着去逼着借债人卖田卖地卖儿卖女来还钱。七司衙门的人都面子大得吓人,真出点什么事,这个到户部找自己的门生批钱粮,那个去兵部武库寻自己的奴才借兵器——都姓爱新觉罗,谁也不敢招惹。

放高利贷什么的名声自然不好听,为了名声,清廷也曾经对于这方面出台


状态提示:第五十六章 王莽恭谦未篡时(四)--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