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军事历史>懒散初唐>第四百九十二章 红薯的妙用
>听到杨农的回答,李休也是暗叫一声惭愧,亏他还是农部的二把手,但却对农部的很多事都不清楚,比如这个红薯用藤蔓和藤根来育苗的办法,他就一点也不知道,毕竟他一般都是十天半月才去农部一趟,而且去了也只是随便转转,很少关心农部内部的具体事宜,杨农对他这种懒散的态度也都习惯了,平时除非有特别重要又无法解决的事才会找他。

“哈哈哈哈~,真是天佑我大唐,之前的天花已经被我大唐攻克,现在连蝗灾也不惧了!”李世民听到这里也不由得兴奋的大笑一声。

紧接着李世民就将红薯育苗,以及明年推广的事交给杨农,而杨农也不客气,直接向李世民要人要钱,毕竟要将两个县的红薯藤蔓都收集起来,并且保存到明年春天,这可不是个小工程,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对此李世民也毫不吝啬,直接让房玄龄协助杨农。

不过红薯虽然可以抵抗蝗灾,但也不能任由蝗灾发展,所以李世民很快又将组织关中各地的农夫消灭虫卵的事交给了杜如晦,这件事更加的繁琐,而且也不是一时半会能够做到的,李休估计今年整个冬天,所有关中的百姓都得加入到灭虫大计之中。

帝制有帝制的好处,那就是一旦决定了某件事情,立刻就可以交给大臣落实,因此随着李世民的一声令下,杨农与杜如晦等人也立刻忙碌起来,李休身为农部的一员,实在不好意思再闲着,因此也帮着杨农在农部跑来跑去。

李世民十分的大方,直接把一支两万多人的军队调给杨农,这时已经到了收获的时节,在杨农的指挥下,这两万多人将青田与亲切两县的红薯全都挖了出来,红薯被收进地窖中储藏起来,等到明年会送到各地育苗。

至于剩下的藤蔓与藤根,也同样被军队收集起来,然后按照农部的要求切成小段,最后埋进湿润的沙子里,据农部的官员实验,这样可以保存一冬天,甚至如果沙子的温度合适的话,藤蔓还可能会长出根须来,这样明年就更方便种植了。

红薯育苗的事虽然繁忙,但大都是在秋收这一段时间完成的,毕竟红薯收获之后,藤蔓不能长时间保存,必须短时间内将它们种到沙子里,所以等到秋收结束之后,红薯育苗的事也就忙的差不多,只要等到过了这个冬天,然后把红薯秧苗送到关中各地种植就行了。

不过忙完了红薯的事,消灭蝗虫卵的事却又来了,本来这件事李世民交给了杜如晦,并没有李休的事,但是这么大规模的百姓动员,朝廷也需要一层层的落实,由朝廷落实到地方的州府,再由州府到县,然后再由县衙交给境内的里正与乡绅等等,十分不巧的是,李休家正是新筑县最大的乡绅土豪。

普通百姓对蝗灾是十分畏惧的,甚至把蝗虫供为蝗神,平时根本不敢伤害蝗虫,怕的就是引起蝗神的愤怒,从而引起蝗灾。也正是因为如此,所以杜如晦在组织各地灭蝗虫卵时,特意耍了个心眼,根本没有告诉百姓实情,甚至连解释都没有,只是让乡绅们组织农夫,然后按照县衙的指示,将一片区域内的荒地翻一遍就行了。

李休和平阳公主夫妇掌握着新筑县境内近半的土地,因此消灭蝗虫卵的事自然需要他们的协助,对此李休也没有推辞,甚至亲自跑遍了自己家的田地,然后划出蝗虫喜欢产卵的地方,不但把土地翻了一遍,而且让人将各村养的鸡组织起来,在荒地里放养,这些鸡是虫子的天敌,再多的虫卵也不够它们吃的。

其实李休也想过养鸡对抗蝗灾,不过后来却觉得不靠谱,因为蝗灾这东西是会移动的,蝗虫在一个地方只会停留几天,吃完当地的植物会就会飞走,而且大唐又没有后世那种大规模的养鸡场,根本没有足够的鸡吃蝗虫,所以这个办法的操作性不强。

消灭蝗虫卵的事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完成的,李休将民夫组织起来后,自然有专门的人负责管理,不过这些民夫都是自家的佃户,因此李休也十分大方,所有参与劳作的民夫都管两顿饭,每隔一天还有顿肉吃,结


状态提示:第四百九十二章 红薯的妙用--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