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军事历史>盛世慈光>第443章 迎接伤员,楚王发怒

沐慈从不会坐以待毙,更何况这次为了保护自家王君。

双管齐下,一方面,沐慈派人蹲守天牢,自己每天三餐亲自去天牢陪梅容一起用膳,不然他是不肯吃的。

主审梅容一案的是兵部尚书杨业、权吏部尚书顾永继,还有个全程打酱油的淮南王。就是原淮南郡王,七皇子沐悠。

杨业在沐慈手里吃过亏,早学乖的就不提了。顾永继是今年春天才从地方上调回京,和楚王不是很熟,但一点也不敢怠慢。至于沐悠,他被德光帝抓壮丁的当天,就直接找上沐慈抱弟弟大腿哭了——我是被赶鸭子上架的,真不敢动你的人啊!

这种状态下,谁敢用力“审”梅容?御史揪住楚王利用身份职权随意进出天牢,影响审理一事,疯狂弹劾,还登了《言报》谴责楚王。

话说言官弹劾,对沐慈来说不痛不痒,就是德光帝,他又哪里舍得真饿着自家九弟,只好睁只眼闭只眼。

沐慈其实也没有妨碍公务,让梅容有什么说什么,要什么资料档案也提供。只是大部分证据为工作记录和账本,都留在了楚地,朝廷得派人去取。谁知,朝廷的人刚取到,封存装箱带走,途中就不小心遇到一次劫匪,恶意纵火,想烧毁账册。好在锦衣卫给力,一路护送回来,并没有大问题。

因楚王欲立王君,已闹得天下皆知,如今王君人选梅容被关进天牢,楚王依然百般维护,让八卦这纷纷猜测——这胡子到底哪里得了楚王青睐,竟然非君不可呢?赤果果的灰小伙逆袭的好故事,立即翻出了百八十个版本,弄得八卦界沸沸扬扬,褒贬不一。

万众瞩目下,梅容一案就给天下人关注,但调查不是一朝一夕能成的,若梅容在天牢呆的时间长了,没事也有事,对名声有碍。

果然就有自成是受灾群众的,要找梅容这个导致饥荒民变的幕后黑手讨说法。

沐慈也不着急,气定神闲地指示《每日朝闻》设了人物专版,趁着征西军打败西凉,即将胜利班师回朝的当口,对有功之臣做几期专项报道。

首先报道了常山王元帅的指挥若定。第二报道了白霖大将军的多年奋斗史,第三就是此战中崭露头角的定王府小将军——英勇无畏,冲锋在前的沐若松。

第四个被报道的就是梅容了,标题是《胜利背后,默默无闻的功臣们》,把梅容和其他后勤人员为此战所做的贡献,都以专访的形式报道了出来。连带把梅容之前打败红衣大食,差点殉国,还进献定海州和无数财物给朝廷的事也一并再次做了宣传。

作为《每日朝闻》的编辑窦哲,就负责此次人物专版,状元郎的战斗力是不容小觑的,为着他自己憋屈的青春,窦哲更欣赏纵横沙场的勇士,于是燃烧了状元的小宇宙,把每一期的人物都写得特别高大上,三言两语间就将读者带入了热血沸腾的场景,巴不得亲临战场,经历着血与火的激情时刻,为国做出应有贡献!!

《每日朝闻》天天加印,天天脱销,天京城附近造纸用的竹子苎麻都被砍光,若非楚王禁止伐木造纸,不知有多少树木要倒霉。

沐广孝,沐永清牵头做的《京报》,更写了一些相关人物的花边趣事,让这些功臣的人物形象更立体,更亲民,更受大家欢迎。当然也脱销了。

舆论工具很好用,就算梅容是胡子,可老百姓只关心谁让他吃饱穿暖,谁给他们安定生活,连做皇帝的是谁都不太在意的,哪会一直揪着胡子的血统不放。所以民众对梅容的好感度上升了许多,又知道他是有过开疆拓土的海战将军,更是对他倍加赞美。

沐慈再一次使出他提前布局,力挽狂澜的手段——若非早弄出报纸,有了引导舆论的工具,梅容入狱一事还真不好洗白。

这种有备而来的画风,让宫里的德光帝有一种不妙的预感。

难怪那么容易抓到梅容,也许……不,肯定!九弟就等着利用梅容入狱一事,欲扬先抑,做一场戏呢。

别说,德光帝还是挺了解沐慈的。

半个月后,梅容被告的罪名进行公审


状态提示:第443章 迎接伤员,楚王发怒--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