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军事历史>大国崛起1644>第176章忘了一个兵种
三十万野战军更高,但李鸿飞有信心说服国会,只需要司徒燕跟郑芝龙,从南洋带回足够的利益,那些国会中的商人代表,绝对会全力支持。

而商人代表牵连甚广,他们既与工人代表有着不可分割的利益,又与世家大族藕断丝连,可以说李鸿飞只需要控制住商人,就能间接控制国会。

利益,能够驱使所有人,那些不为利益驱使的圣人,只能说明给的利益还不够大。

不为五斗米折腰,那就给六斗米..........

野战军、守军、远洋水师,共同组成了大明境内的正规军,再加上各州府衙门的衙役,以及地方民兵预备役(主要由退役士兵组成,在朝廷安排新工作之前,暂时过渡),整个大明大约拥有九十万左右的常备军。

以大明如今之国力,支持百万大军刚刚好,再多就有些吃不消了。

“怎么没有空军编制?”李鸿飞了解完这一切,忍不住询问道。

“空军?不是.......就那几百人的滑翔机部队?”李定国不解。

在他看来,飞行学院虽然成立了将近三年,可真正的学员仅有不到四百人,这要单独成军,岂不是一个天大的笑话。

“还有热气球部队。”李鸿飞提醒道。

“这热气球不是划归炮兵团了么?”

由于测绘火炮的需求,热气球上的官兵,基本出自炮兵科,虽然这些人也算是在天上飞的主,可李定国根本没将他们当成空军的一员。

“谁说热气球只能用于炮兵测绘?我记得你当初也上过空军科吧,难道忘了我当初讲述的内容?”李鸿飞反问道。

“这.........我哪敢忘,只是........都这么久了,热气球方面也没有太大的突破,短期内空军怕是难以成军啊!”李定国解释道。

他当然不会承认,在计划军制改革时,压根就没考虑过空军这件事。

“四年前,科研人员还在摆弄孔明灯,可如今呢?已经能让我大明军人,乘坐热气球飞上几百米高空了!”李鸿飞说道。

科学研究这种事,永远没有绝对,今天看似不可能,或许明天就有了重大的突破也不一定。

作为穿越者,或许不知晓历史走向,但在科技发展方面,那是绝对不会走弯路的,别人不知道空军发展的前进,他李鸿飞不可能忽略。

“行了,我也知道你难做,先给一个空军大队,三万人的编制吧,就按照炮兵编制申请军费。至于独立成军一事,等空军彻底形成战斗力后再说。”李鸿飞也不想李定国为难。

空军的编制他必须要拿下来,不为别的,因为研究热气球太费钱了。

如果没有朝廷支持,周福仁甚至没有坚持下去的动力了。

只要能拿到三万人的编制,而且军费还是按照炮兵的标准,那便意味着空军的规模,以及装备需求量都够大。

在如今战争结束,军费开支大幅度削减的情况下,周福仁定然不想放弃这样的大单。

而李鸿飞自然不可能全部采购滑翔机,他需要的是可载人载弹的大型热气球。

钱就摆在面前,能不能拿到,就看苏州重工的本事了。

“一下子扩招那么多人合适吗?”这下就连郭胜都有些不明白了。

空军原本属于试验部队,人数并不多,而且里面的士兵,不是特种部队,就是特种部队后备人员,所以整个空军都归郭胜代管。

这下扩编之后,铁定要分离出去,郭胜心里还真舍不得这群,装备大明最顶尖武器的部队。

“不仅要扩招,还得在京城建立新的空军学院。”李鸿飞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随着政治中心迁移至北京,南京军事学院已经失去了应有的价值。

毕竟如今可没有后世那般发达的交通能力,只要愿意,一天之内可抵达全国任何地区。

所以没有哪个当权者,愿意将军队将领的培养,放在自己势力范围之外。

南京军事学院必须迁移至北京,同时为了更加细化军事学院职能,李鸿飞打算将其一分为三,开设海、陆、空三所军事学院。

“空军真有


状态提示:第176章忘了一个兵种--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