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军事历史>大国崛起1644>第180章战争红利
出兵一次,别说掠夺,甚至可能连军费都赚不回来,说不定看到对方可怜,心一软,再打赏个几百万两白银赈灾,那可真是亏大了。

穷人抢劫富人,哪怕只夺走一半的财物,也能让这个穷人瞬间爆富,因为这个穷人之前本就是一无所有。

富人抢劫穷人,哪怕夺走了对方的全部,富人除了浪费大把赚钱时间外,根本不会增添任何财富,还是因为这个穷人之前本就是一无所有。

历代中原王朝不愿轻启战端就是这样,打了你没好处不说,还平白惹一身骚,更是耽搁了国内的生产与发展。

“不不不,我们是文明大国,自然不会轻易发动战争,我们要做的是资源掠夺,与货物倾销。”李鸿。

其实说白了,这做法与郑芝龙在爪哇的手段一模一样。

利用大明资金的优势,倾销商品的同时,夺取对方的矿产资源,然后花费少量钱财,雇佣当地人开采本国矿产,供养大明百姓。

“如果当地政权反对呢?”史可法虽然意识到了答案,但还是忍不住问道。

“那就打到他们不敢反对为止!”李鸿飞冷冷地说道。

既然是资源掠夺,就不可能和平进行,武力是成功掠夺的最终保证。

而穷兵黩武又容易动摇国本,所以又回到了最初的话题“战争红利”,如果朝廷不打算挪用国库中,原本用于基础建设的钱财发动战争,那就要汲取民间资本注入,朝廷出兵,百姓出钱,“抢”来的财物,按比例分配。

当然,能玩得起“战争游戏”的,只能是拥有一定实力的财阀,对底层老百姓没有多少影响。

国内民生不会受到影响,财阀多年囤积的钱财,也被投入“市场”享受红利,可谓是一举多得。

“需要多少军队?”史可法说道。

“前期只在南洋与印度洋地区行动,一支六万人左右的舰队即可。”李鸿飞说道。

六万人的庞大舰队,估计整个西欧国家,在远东地区的军队数量总和也不过如此。

“这个款,我们贷了,国会那边我会尽力说服,不过圣上那边就..........”史可法心动了。

“圣上那边交给我,开疆扩土,威震四夷,相信圣上不会拒绝。”李鸿飞很有信心。

“话说你让朝廷公开这份贷款协议,并不仅仅只是刚才这点打算吧?你可是个不吃亏的主,这些东西虽然诱人,你本人或者说是华夏银行,却没有得到丝毫好处。”虽然被李鸿飞绕了一大堆,但史可法最终还是没有忘记这茬。

华夏银行贷款三千万给朝廷,最大的好处似乎只有每年一百五十万两白银的利息。

至于百姓认可,大明水师发展壮大,朝廷全面开海,资源掠夺,战争红利等等,这些貌似都不能让华夏银行获得实际好处。

甚至贷款事件如果不公开,华夏银行与朝廷暗地里合作,上面那些最终利润,由朝廷与华夏银行两家分,华夏银行赚到的利润,远不是放贷所能比拟的。

史可法不相信华夏银行是善堂...........

“目的自然是有的,其中最大的好处,就是华夏银行的财力,有与朝廷平等合作的实力,其在业内的声誉,是任何钱庄都无法比拟的。”李鸿飞笑着说道。

“还有呢?”

“还有很多,不过还在摸索阶段,等到合适的时机,自然会透露给右相大人。”李鸿飞说道。

李鸿飞的计划确实很大胆,不过首先华夏银行要有足够的实力,而能与朝廷平等合作,已经证明了华夏银行的实力。

接下来,自然是做任何一家银行都想做的事情,那就是印钱.............

明代以白银作为法定的流通货币,一般交易大数用银,小数用钱,白银和铜钱组成了明代金属货币的主体。

至于纸币的主体则更简单,明代官方只通行过一种纸币——大明宝钞。

大明宝钞是明朝官方发行的唯一纸币,该纸币贯行于明朝二百七十多年(倒不是它有多么坚挺,而是明朝只发行了这一种)。

明太祖洪武八年(1375年)始造,由于当


状态提示:第180章战争红利--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