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军事历史>民国之文豪崛起>295【论战】

天津,大公报社。胡政之问道:“社长,如今中西医之争闹得全国皆知,所有报纸都加入了大讨论,我们《大公报》该持什么立场?”周赫笑道:“你是什么立场?”“管他中医、西医,能治好病的就是良医,治不好病的就是庸医。”胡政之不假思索地。“哈哈哈,”周赫煊大笑,“此乃妙论,就这么报道吧。”胡政之无奈地:“如果这样报道,肯定被人认为在和稀泥。”两人正讨论着,突然廖雅泉敲门道:“社长,丁大夫来了。”“快请他进来!”周赫煊道。丁国瑞拄着拐杖走进办公室,手里拿着几张稿纸:“明诚,这是我写的文章,你帮忙发表一下!”卫生部那个“废止中医案”,实在做得太不地道了。在没有一个中医参加会议的情况下,一群西医就通过了废除中医的提案,完全把国家机关当成斗争工具,把政令法案视同儿戏。那些决策者,想过贸然废除中医后,全国的西医数量足够吗?医院数量足够吗?老百姓找不到医生看病怎么办?全国的中医工作者怎么办?全国的药材商人怎么办?全国的药农怎么办?进口的西药够不够医治中国人?民国的那些官僚们,口号倒是喊得响亮,什么尊重科学、什么追求进步、什么摒弃腐朽……可作出重大决策时,却毫不考虑后果,经常是一拍脑袋就乱来。这不,把主张中西医结合的丁国瑞都激怒了,一把年纪还跳出来写文章反击。周赫煊仔细了丁国瑞的文章,老先生还算比较沉稳。他先是夸赞了西医的科学性,又指出中医的弊病,然后再论述中医的可取之处,最后斥责西医的嚣张气焰。周赫煊请丁国瑞坐下,笑道:“老先生的文章写得很妙,《大公报》同意帮忙发表。”丁国瑞气愤道:“西医这次欺人太甚,我等必须抗争到底!”胡政之安抚:“老先生且息怒,此事还可挽回。”“难啰,”丁国瑞摇头叹息,“卫生部的官员全是西医,利用政府权力来打压我等中医,民哪斗得过官?”周赫煊笑道:“孙中山先生也主张民权嘛,这次中医界就可以试试这民权的力量。”“也只能如此,”丁国瑞无奈道,“北平和天津的中医界、中医界,已经选派了代表南下请愿。”中医或许不给力,但中药材商人却很牛逼。这次的“废止中医案”,完全就是在断那些药材商人的根,他们不跳起来搞事才怪。此事很快就从中西医之争,转变为政治派系的斗争。国党元老派是支持中医的,汪兆铭的国党改组派反对中医,而冯玉祥派系则持中立态度——卫生部长是冯玉祥的人。最开始,药材商人串联全国总商会,以商界名义向政府施压,想利用国党元老的力量,攻击主张废除中医的汪兆铭改组派,从而使冯玉祥控制的卫生部屈服。国党元老派顺势而为,借着商会力量对汪系改组派发起进攻,同时想要把掌控卫生部的冯玉祥派拉下马。拥护常凯申的国党新政学系,在利益上跟国党元老派一致,都想干掉汪系改组派和冯玉祥派系。于是乎,一直互相敌视的上海商会和商民总会,这次居然联合起来支持中医。神仙打架哟!从这场中西医之争,就可以看出国党内部的派系斗争混乱到什么程度。除了新政学系、改组派之外,还有以陈果夫、陈立夫为首的派。不过这次派坐山观虎斗,优哉游哉的在旁边看好戏,鼓掌大呼狗咬狗真精彩。甚至连教育部都被牵扯进去,因为“废止中医案”的内容,包括不准中医开学校,就算以前开的中医职业学校,也必须改名为旧医传习所。李石曾此时正在南京开全国大会,被南下请愿的北大学生搞得焦头会,也跑来找他请愿,非让他支持中医不可。李石曾郁闷得想撞墙,老子连北大学生都还没搞定,现在哪有能力帮你们搞中医学校啊。中医和西医在报纸上的论战不断升级,西医斥责中医不科学,是旧医、是巫医、是草菅人命。中医数落西医背弃祖宗,西医吞并中医,是医学帝国主义,是卖国贼汉奸。由于中医的反抗太过激烈,而且规模闹得太大,冯玉祥掌控的卫生部只能出来和稀泥,宣布“废止中医案”虽


状态提示:295【论战】--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