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军事历史>天星天择>13宣判(第二堂)

蒋团练右手扶着刀柄,左手托着一卷节度使牙刘晏僧的书信,浓眉倒竖,英姿飒爽的就要走向大堂,挤在近处的民众却纷纷聚拢过来,阻挡他的进入。

曹正连忙提醒一声:“不可鲁莽上前,以免为乱民所劫持啊!”蒋习捷恍然大悟,这才发现自己再次犯傻了。

“团练使手下可有善射之人?以弓箭将文书送上大堂,方可无虞。”

听到曹正这句提醒,蒋习捷一拍脑袋:“对啊!还是你小子有脑子!哥舒伯允何在?”

旁人听得团练使这自打嘴巴之语正在强忍着笑,一个高个子军人已经答应一声,从后面闪过来。这人长一只高高的鹰钩鼻子,双眼嵌在深深的眼眶之内,瞧来就像深渊中的龙珠,虽身穿破破烂烂的团练土兵装束,却无法遮掩其英武。

“给我射到案台子上,瞧准了,莫要伤了郑虞候和胡刺史。”

“得令!”

哥舒伯允将那纸卷系在羽箭尾部牢牢固定,搭好了箭缓缓拉开,随即身体纹丝不动,像一尊石像一般。

曹正瞧他所瞄准方向吃了一惊,竟然是正对着胡刺史。

“不可!”

正要出声喝止,羽箭嗖的一声已经射了出去,这箭飞出时射速稍慢,显然非拉满而出。

胡栾者见打头的是曹正而非鲁莽的蒋习捷,心中的大石一下便落了下来。不料刚刚松一口气,一支羽箭已经照着自己飞了过来。那箭在空中划了个平直的抛物线,下落时几乎贴着大堂的上沿直奔胡栾者而去,身旁的郑茂正在惊愕,那羽箭已然落到案台上,不偏不倚,就在胡栾者放令签的鎏金赤铜筒前,扎在那案台上。

府衙中不少人小声喝起彩来,曹正见蒋习捷神色间得意洋洋,忍不住心中暗骂道:“蠢货!不知轻重之至!幸亏胡栾者为人沉着稳重,箭落下时只用左手遮挡面门,倘是他抱头鼠窜扑向一旁折了府衙的威仪,甚至在此危局下引起变乱哄笑,那你们可是闯下了大祸了!”

“曹县尉看见没有?咱们团练整出来的的兵就是不输给衙军啊?“

曹正铁青着脸,哼了一声不去理他,心道:“这哥舒伯允如此神技却只做个步弓手,你这长官可是真有“识人之明”啊。”

承远心中暗暗咂舌:“这羽箭后面绑个文书,滞空时应该会引起些微的偏差,这弓手显然将误差有所算计,古代的神射手果然是名不虚传。”

这时后面那个胖子继续在他耳边悄悄问道:“尊驾莫非是洞儿山现世的奎星公?小人内乡县下沟村村民,当日县尉请走你时,小人就在围观人群之中啊。”

承远没想到落下个帽子会横生出这么个枝节。自己的发式在旁人看来实在显眼,兴许会被一般人误认为刚刚还俗开始蓄发的僧人。然而若是当初自古矿而出下山时见到过自己的人,当然就会印象深刻。

“正是我。”承远毫不犹豫的回答一声。反正胡栾者早就发现自己了,索性对旁人公开自己的身份。他答了这句,便继续观察大堂上胡栾者的反应。

胡栾者将书信拿起,郑茂也就凑过来一起看。上面确实是刘晏僧笔迹,但并无节度使衙门的印信标记:

“胡子全亲启,民变之祸首乃双霞寺僧,所屠者庙产也。伏牛七十二曼盘根错节未可妄动。速将屠牛案犯论斩,万毋游移而误之。——刘笔”

胡栾者的脸霎时阴沉下来……

隋唐以后,寺院的势力很盛,他们不课赋税,甚至达到威胁部分新兴庶族地主的地步。唐武宗时朝廷终于忍无可忍,皇帝强迫数十万僧尼归俗,史称“会昌法难”。

武宗死后,唐宣宗即位,朝廷同情佛教徒的势力强烈反弹,佛家强韧的生命力也就死灰复燃,到唐末五代时寺院的香火已经越发生旺,其产业也异常的茁壮,到乾佑年间,居然和朝廷内部的势力也牵连在一起。

胡栾者自己曾经是佛门居士,他也知道,寺院和寺产的势力即使是刘晏僧也懒得得罪,然而佛门中的少数败类不但在乱世中蛊惑乱民,竟然还威逼官府作杀伐之事,难道连一点点慈


状态提示:13宣判(第二堂)--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