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军事历史>铁骨是怎么炼成的>第十四章 适应,从身体到心理的蜕变
士的指导下,他们班三名学员上午拆了三床被子,尽管大家做的很认真,但是由于以前都没有做过这类活计,显得笨手笨脚的,程序也老是弄错。一上午只做完了三床。下午还得继续做。

吃完午饭,杨文斌也加入到拆被做被子的行列中来了。

小的时候他看过阿妈在家拆洗被子,所以自信满满,觉得自己轻车熟路。

他先是用剪刀划开被面上的线脚,然后将被面拆开,取出里面的棉絮里子。

接下来的工作啊,和在家里做被子,完全不一样了。

由于他们配发的军被是由军队被服厂统一机器制作的,里面的棉花不是很规则,有的地方絮得厚,有的地方絮得薄,有的犄角地方还是圆角。

为了让被子显得更加棱角分明,他们用剪刀将多余的棉絮剪下。每个犄角都剪成直角形,并将多余的棉花絮在其他薄的地方。

剪完了,剩下的工作就是重新将被面缝合在里面的棉絮上。

这项工作,说难不难,说不难也难?关键是得心细,还得有耐心。

大伙儿先将被面儿展开,铺在宿舍内的水泥地面上,或者是走廊上面的水磨石地面上。然后将剪下来的被里的棉絮铺在被面的一个边儿上,放好之后,将另一边儿折叠过来,压在棉絮上面,成为一个密闭的形状。

接着就是缝合啦!

杨文斌,先是取一两米长的棉线,将线头蘸水捻成一个尖头,从针鼻中穿过去,再在另一边将线头一拉,纫好针,留出一米多长的线头,在线尾结个结,然后左手按着被面,将两个被面拽着,贴在一起,开始缝了起来。

具体的步骤是,用食指和拇指捏着针,将针尖儿用力穿进被面里,得掌握好力度,既不能穿透,也不能穿不到棉花。然后隔一两厘米的距离,将针尖从被里再穿出来,将线从被里拽出来,然后,在外面留出0.2-0.3厘米的距离,再将针扎下去,如此反复。开始缝起来。

但是,由于判断不好针脚的距离,左手的拇指,经常被自己右从下面伸出的针尖扎到,也不知流了几回血。当时他想,古代的女子做女工也是不容易,估计都得经过手被扎出血的初级阶段,练熟练了,才能穿针引线,运针如飞吧。

逼着这群老爷们做针线活儿,也就是部队能干出来,要是在地方,交给缝纫铺,交上几元钱,完活儿去取就可以了。

默念着孟子的话,“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杨文斌蹲下身子,跪在被上,耐心地缝着。

那几名前来指导的战士,看杨文斌像是会做被子的样子,就去帮助李德生、刘长生等其他几个学员去做活了。

同样是干活啊,一起开始剪的,一起开始缝合的,但是缝合的速度可就大不一样了。

眼瞅着快到收假的时间啦!其他的学员,在战士的帮助下,有的已经缝合完了,将被子重新叠了起来。而杨文斌的被子,却还有近三分之一的边子留在那里,斜放在地面上。

杨文斌心里很急,恨不得多长两只手,尽快做完,手中的动作就快了起来,可是越着急,针却越扎手。

这时已经做完了被子的,副班长王永锋走了过来,他从另一面,拿起针帮着缝了起来。协作的工作就是快,没用半小时,两人就将剩余的部分缝完了。杨文斌,向副班长投去感激的眼神,说,“谢谢!”。王永锋说:“没什么,赶紧将被子叠起来吧,快收拾卫生啦!”在大伙的互相帮助下,做了三个小时左右,到了四点,队里规定的收假时间,大伙的被子终于全部都重新做完了。

第二天早晨,为了提高叠被子的质量,杨文斌又提前了十分钟,起床叠被子。

天微微放亮,他就悄悄地下了床,将被子抱下床,轻轻开门,来到走廊,借着昏黄的灯光,叠、压、揉、捏了二十多分钟,终于将被子初步捏成了型。

“叮铃铃”,当早检查铃响的时候,他将床单往床上一撂,就又急


状态提示:第十四章 适应,从身体到心理的蜕变--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