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玄幻奇幻>玄门太子>0077吐蕃觊觎

先说两个事情,一是前面征高丽的地方写错了那句话,我的错。另外是今天只有一更,昨天有拉肚子,一天没睡好,头疼。另外欠的章节后天补上,谢谢大家支持,以上不计入字数

----

第二天,天一亮李鸿天再次照例来到了早朝。李世民不在,他也只能每天早起晚睡了。昏昏欲绝的听着大臣们的上奏,李鸿天微眯着眼睛哈欠连天。看到这里,下面的大臣虽然看了几次,但还是心绪难平,心中叹息。如此皇子,怎能继承皇位。恐怕就是继承了皇位,也终究是百姓之祸吧。

就在这时,下面的魏征突然开口道:“禀大皇子殿下,近日西北边关传来急报,吐蕃似乎蠢蠢欲动,边关陆续有商人通过。只是这个数量已经超过了往年,边关将领闫斌城相信,里面有不少暗探。为了预防万一,是否增兵边关?”

李鸿天听到这里,人早已坐立而起,眼中散发着锐利的光芒。听魏征话说完,李鸿天才开口道:“各位卿家可有良策?”

听到这里,留下的文臣武将互相看了看,随后长孙无忌走了出来,开口道:“殿下,臣认为应该增兵西北。否则万一被攻破西北边防,必然后患无穷。”

随着长孙无忌话音落下,后有房玄龄开口道:“殿下,臣认为应该说和。吐蕃自我大唐建国以来,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而且此时正是我大唐用兵之际,多线作战对后勤负担很大。臣觉得吐蕃那些人无非是要点好处罢了,此时不宜多生枝节啊。”

听到这话,李鸿天心中不爽,面上却不露声色。看着对二人观点各自支持的大臣,李鸿天再次开口道:“除了二位卿家的观点外,没人有建议了么?”

建议么?这?魏征想了想,开口道:“不如同时进行吧,这样也来的安全一些。”

听到这话,李鸿天对这些人不再抱希望,而是开口道:“传赵清风上朝。”

赵清风?对于这些大臣来说,这个名字还是他们第一次听到。但朝堂不是菜市场,可不是议论的地方。

而李鸿天说完这句话后,再次开口道:“此时先搁议,待赵清风来后再说。现在各位卿家可以继续禀奏了。”

听到这话,他们这些大臣也只好等着,但对赵清风此人却起了兴趣。当然,该启奏的还是要启奏。一件件禀奏事项有条不絮的进行着,李鸿天再次恢复了那摇摇欲睡的懒散模样。但经过了刚才的事情,他们再也不怀疑李鸿天是否在听了。

就在这时,守在门外的太监悄然无声的跑到了德顺身旁,对着德顺小声的说了一句。德顺闻言,赶忙走上前,对着李鸿天小声的开口道:“殿下,赵清风已到。”

听到这话,李鸿天睁开了迷蒙的眼睛,散发着精芒。这才开口道:“传~”

随着李鸿天一句话落,德顺大喝一声道:“传~,赵清风。”

德顺的声音传出很远,又有外间太监代为同传,下一刻赵清风步入大殿。这虽然是赵清风第一次上朝,但赵清风却也不虚。当然,该有的礼数还是要的。

只见赵清风行了个大礼,开口道:“微臣赵清风,参见皇子殿下。”

赵清风自殿试之后就被封了品级官职,只是此时的官职并不理想。但不可否认,他已经平步青云,由学子变成了臣子。

“赵爱卿请起,此次叫你来是让你参与一个议题。赵爱卿在这方面常有独到见解,所以本皇子想听听你的意见。”

赵清风虽然没想到这个结果,但他也不吃惊。而是十分淡然的开口道:“殿下请说,微臣洗耳恭听。”

李鸿天这才开口道:“时下正逢父亲征战高句丽之时,吐蕃却开始有了异常举动。我想问你,此事你是何看法,解决之道又是如何?”

听到这话,赵清风思虑了一下,良久才开口道:“微臣认为,吐蕃狼子野心,这些年和大唐交好,却并未臣服天威。此时出来实是奔着侵吞我大唐而来。当然,也不排除他们只是来打一枪,占占便宜的可能。这种时候最好的解决方法当然是合谈,但微臣认为此风不可


状态提示:0077吐蕃觊觎--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