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青春校园>魔术大明星>第114章 鬼手传人

莫奇解释完原理,拿起两枚硬币,两只手握拳,把硬币放在手指背,飞快的翻滚着,硬币从食指一直滚到小指,然后瞬间又滚回来。

“滚币!”

“这么快?”

不少爱好者一阵惊呼,没想到最普通的热身滚币让莫奇练到如此速度,看的眼花缭乱,光这一招就能震撼全场。

莫奇正色道:“不要小看任何一招基础手法,它们能流传几百年都是有原因,用好了随便都能达到很好效果!”

突然他手一翻,笑着问粉丝道:“你们猜我手里现在藏着几枚硬币?”

“四枚!最少四枚!”

“屁,莫奇藏币不可能只藏四个,六个!”

“我猜七个!”

莫奇微微一笑,慢慢打开左手,原本从正面看毫无异常的手竟然满满都是硬币?

“掌心藏币我最多能一次四枚!”

“手指两个位置,每一个最多同时两枚!”

“加上特殊情况的手背一枚!”

“一共九枚!”

莫奇慢慢把手里的硬币都拿出来,竟然有九枚之多!他看见粉丝疯狂刷屏,谦虚道:“我这不算什么,真正的美国硬币大师,光掌心就能同时藏六枚!加上其他手法,超过十枚也很正常。”

“当然只是极限数目,一般魔术表演用不上这么多,太多也会影响手感,容易让观众看出破绽。”

“好了,今天时间差不多,咱们下期再见!”

莫奇完成今天的教学,这已经成为魔奇网的金字招牌,每周最少两期,多的三期,现在莫奇时间很充裕,有空就来跟粉丝交流,培养死忠粉。

其他就是视频区,所有莫奇的视频都可以看到,包括最新的更新。还有论坛讨论区,现在分了几个版块,有一般观众喜欢的魔术普及,也有供资深爱好者研究的高级技巧区,唐小雅定期收集一些有意思的问题,等莫奇直播回答。

中午一起吃完饭,莫奇来到电视台,苏芸已经彻底融入节目组,大家对这个知性不乏大气的美女很看好。再说谁都能看出来孙一凡对莫奇的器重,加上莫奇水平也真牛逼,所以两个人虽然初来乍到,但混的很滋润。

“这是鬼手王的资料,李斌刚传过来,你看看!”

莫奇来到孙一凡办公室,边喝茶边聊天,接过一叠资料,仔细看起来。

吴桥杂技大世界著名艺人王宝和,1944年出生于杨家寺乡一个杂耍手艺世家。他那非凡的卖口、诡奇的五指、精湛的表演令观众折服。人们亲切地称赞:“鬼手王”。从事手艺表演近50年,是吴桥杂技大世界景区一名身怀绝技的老艺术家。

1999年王宝和随艺术团到香港九龙艺术中心演出,时任香港特首的董建华看完表演,称王宝和为“鬼手”,并提笔写下“三仙归洞、五指诡奇”,香港翡翠台、凤凰台、大公报等媒体也争相进行了报道。董建华称其为“鬼手”,从此王宝和“鬼手”的雅号便不胫而走。

王宝和的绝技,很大程度上受到上辈的熏陶和教诲。他爷爷是有名的卸索大王王玉林。”老人家是“天桥八大怪”之一,因为他会一手绝活——卸索,也就是现在讲的缩骨术。

王玉林靠着这一手绝活,几十年来带着全家跑遍了整个中国,并将这绝活传授给了王宝和的父亲。

他父亲除了精通缩骨术外,还会中翻、水流星、飞叉、魔术、三仙归洞,还有深喉纫针术等。王宝和6岁开始跟着大人练功学艺,深喉纫针术和缩骨术很苦,练了多年才练成,因为在那个年代没有点真本事,根本混不饱肚皮。

为了糊口,王宝和把杂技世家的绝活学到了手。经过数十年的揣摩和苦练,他终于把祖辈传承下来的绝活发扬光大。尤其是“三仙归洞”王宝和练得出神入化。超乎常人得勤奋和悟性,成就了王宝和快得让人眼花缭乱的“鬼手神功”。

当年中央电视台用三台摄像机同时对其拍摄慢放,都未能破解其中奥妙,他也因此被尊为吴桥“江湖八大怪”之首。2007年王宝和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


状态提示:第114章 鬼手传人--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