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军事历史>我不是汉献帝>第二百八十八章 蛮兵入蜀
先抢走了。可他们忘了一件事,南蛮人的日子是好过了,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身上的血性也因为富足的生活而被消磨殆尽。

当五万蛮兵来袭的消息在益南传开不久,不论是蛮人还是汉人,纷纷向官府请愿,请求官府允许他们入伍参军保卫家园。而官府的反应也同样十分迅,一面组织郡兵成军,一面向朝廷上报了此事请求支援。

当年刘焉主政巴蜀时川蜀有三员名将,贾龙、张任、严颜,后来贾龙功高震主叫刘焉寻机除掉,川蜀名将也就剩下张任、严颜二人。再后来刘协收复巴蜀,张任独领一军随同刘协南征北战,留在巴蜀的也就只剩下严颜一人。到如今,严颜的年纪已经将近六十,但别看严颜的年纪大了,但虎老雄风在,得知蛮兵入蜀,当即便向朝廷请战,希望朝廷可以允许由他挂帅痛击来犯之敌。

刘协当然不会拒绝严颜的请战,巴蜀多良将,张裔、马忠、张翼、吴懿等等将领正是当打之年,而严颜恰好就是那个可以主持大局,稳定人心的人选。冲锋陷阵不需要严颜亲自上阵,但能叫众将心服口服的眼下在巴蜀却只有严颜一人。

为了表明支持严颜的态度,刘协更是命平时负责宿卫身边的八营中的藤甲营以及白虎引分别入蜀听从严颜的调遣。藤甲营的主将是兀突骨,白虎营的主将则是王平。其中兀突骨的藤甲营便是来自南蛮的蛮兵,而王平的白虎营虽不是来自南蛮,却也是由生活在汉中一带的板楯蛮组成。命这两支蛮军入蜀,不仅可以确保严颜的话语权,更能让巴蜀蛮人知晓大汉对他们这些蛮人一视同仁。

兀突骨与王平率军乘船逆流而上,用最快的时间赶到了成都,严颜亲手接过了刘协的亲笔信,随即下令大军开拔,将正在益南四处劫掠的蛮兵赶出家园。

……

沙摩柯带着五万蛮兵杀入了益南,看到与过去印象里截然不同的景象,顿时一个个如同掉进了米缸的老鼠,乐得找不到北了。

抢啊!仗着出其不意这四个字,沙摩柯这伙蛮兵一开始便赚了盆满钵满,若是他们见好就收,抢完了就跑,巴蜀还真拿这伙强盗没辙。可问题是贪心不足蛇吞象,抢了以后还想抢,这就跟上瘾了似的,抢不够!先是座落在城外的村落遭了殃,随后便是没有防备的城寨,但等到沙摩柯将目标落到规模不小的县城时,为时已晚。

南蛮人又不是傻子,挨了抢还傻乎乎的待在城外。而等到沙摩柯带领大军准备攻打县城的时候,县城里已经有了足以用来守城的人手。为了保卫自己的家人以及财产,守卫县城的汉人以及南蛮人同仇敌忾,誓死与沙摩柯的蛮兵作战到底。

而沙摩柯的蛮兵打一开始就是抱着财的目的才来的巴蜀,活着把抢来的钱财带回去才是他们的目标,让他们跟人拼命,还没把到手的钱财焐热的他们是不怎么愿意的。县城打不下来,沙摩柯也没在意,顶多就是有点遗憾,抢不了县城,那就抢那些防御相对薄弱一些的村寨,反正巴蜀很富有,抢谁不是抢啊。

为了提高抢劫的效率,在攻打县城失败以后,沙摩柯索性便将手下的五万蛮兵分成了数队,向着不同的方向扫荡过去,然后采取抽头的方式不劳而获。沙摩柯的想法的确提高了效率,但同时也为他的灭亡埋下了隐患。

深入敌境,在敌情不明的情况下分兵,那就和找死没多大区别。一开始的成功麻痹了沙摩柯的警惕,认为南蛮人过多了富足的生活,已经变得和汉人一样温顺,再也不是他们这些生活在恶劣环境下的蛮人的对手。可沙摩柯恰恰忘记了,仇恨能够激人的力量,他们的烧杀抢掠已经激起了南蛮人的公愤,此时不动手不过是因为力量分散,不是动手的时候,而趁着沙摩柯让手下蛮兵四处劫掠的时候,那些被毁了家园甚至家破人亡的人们正在悄悄的集结,只等时机一到,便是他们报仇雪恨的时候。

几乎就是一转眼的工夫,半个月的光景便过去了,沙摩柯的蛮兵一个个赚得盆满钵满,虽不敢说腰缠万贯,至少每个人都了


状态提示:第二百八十八章 蛮兵入蜀--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