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军事历史>我不是汉献帝>第三百一十一章 守株待兔
告退仿佛害怕刘协改口的曹彰,刘协有些好气又好笑的骂道。

相比起汉人,蛮人的生活环境要艰苦的多,生活在山林中的蛮人多以狩猎为生,远不似汉人以农耕为生要生活安稳。居无定所是蛮人生活的常态,当然那是指没有接受汉人官府管理的蛮人,但凡是愿意接受汉化的蛮人,自会有人教授他们如何耕种,过上安居乐业的日子。

刘备自拿下交州以后,征服了大部分蛮人部落,原本他倒是想将那些臣服的蛮人打散重新安置,不想却遭到了大部分人的集体反对。交州的汉人本就不多,一旦实行汉蛮杂居,那汉人就成了“少数民族”,到时矛盾冲突肯定不会少。而且汉人还是少数派,十有**就会吃亏,搞不好那些本就口服心不服的蛮人就会趁机造反。

若是治下的汉人足够稀释蛮人的数量,刘备会学习刘协对待处置外族的方法,利用汉人庞大的人口基数分散外族的力量,让其不敢生事。可这不是没有嘛,大汉的乱世已经持续了三十余年,眼看着就要重新一统,但就是这三十余年的光景,就吞噬了大汉数量巨大的人口。史载大汉人口最鼎盛时数量达到了五千万,而前两年刘协命朝中司徒对大汉人口进行了一次新的统计,除去那些接受汉化的外族,汉人的人口已经下降到了不足两千万,而且这不足两千万的人口大部分都集中在朝廷治下,像刘备、孙权所控制的交州以及江东,汉人数量连两百万都没有,其中大部分还是在孙权治下的江东生活。

刘备没有人!他想要增强自身的兵力,只有打蛮人的主意。蛮人由于生存环境恶劣,所以崇尚的并不是汉人那一套,倒是与草原上奉行的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一样崇拜强者。刘备虽不是猛将,但他麾下有万人敌张飞,利用张飞的勇猛,刘备顺利让那些蛮人对其心生惧意,随后又实行怀柔策略收买交好拉拢,这才保证了交州在兵马数量上不会输给江东孙权太大。

蛮人多是见风使舵、唯利是图之辈。刘备强大的时候,他们自然对刘备俯首帖耳,可当比刘备更强大的刘协出现后,他们对刘备的忠心也就所剩不多了。除了无处可去的沙摩柯此时还紧抱刘备的大腿外,刘备这次带来的蛮兵,只不过是受不得刘备所拿出的财物诱惑,若是有人在这时出价比刘备还高,搞不好这些蛮兵就会倒戈对付刘备。

好在刘备比较幸运,他的对手刘协并不打算收买那些蛮兵,反而想要借此机会消灭交州蛮人的有生力量,为将来朝廷治理交州扫清障碍。蛮人为何经常降而复叛,主要原因就是各个蛮人部落都拥有各自的武装,虽然不见得能与朝廷的兵马抗衡,但他们都有跟朝廷叫板的自信。

刘备这次从交州各蛮王那里重金雇佣来了大批的蛮人青壮,这些青壮可以说就是交州蛮人的精华所在,只要刘协这次干掉了这些青壮,交州蛮人至少十年之内恢复不了元气。而这十年,足够刘协将交州蛮人捏扁搓圆。

并不知道自己无意中帮了刘协大忙的刘备一路小心的赶到了桂阳。他并没有着急进城,而是选择在桂阳以南的一处高地安营扎寨,与桂阳城形成掎角之势。

刘协本以为刘备来了桂阳以后一定会二话不说就带着蛮兵来寻自己拼命,没想到刘备倒是挺讲礼数,派简雍为使,希望在两军开始最后决战之前与刘协见上一面。刘协虽不清楚刘备为什么想见自己,但今时不同往日,在掌握了绝对的主动,再加上王平、兀突骨率部抵达指定地点也需要时间,刘协此时倒是愿意配合一下刘备。

也没必要特意挑选会面的地点,就在桂阳城下两军阵前,一座简易的凉棚被搭建起来,刘协带着曹彰,刘备带着傅彤,其余随从一个不带,二刘在众目睽睽之下见了面。

“刘玄德,此时要见朕,莫不是想通了,打算顺应天命,归顺朝廷?”刘协坐在刘备的对面,大咧咧的问道。

刘备闻言一声轻笑,反问道:“圣上觉得刘某会归顺朝廷?”

“朕觉得不太可能。你刘备自小的梦想便是仿效


状态提示:第三百一十一章 守株待兔--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