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望着前方,带点憧憬的表情,不要显得太严肃……好,再来一张。”
闪光灯闪了两下,徐畅然长舒了一口气。
年轻的记者拿着一个相机摆弄着徐畅然,地点在市中心一个茶楼包间。
这是星期六的中午,记者坐火车从燕京赶来,晚上11点又从荣城坐火车回去,够辛苦的,徐畅然尽量配合。
采访时间四个小时左右,完事后记者就要到火车站赶回荣城。
“两篇文章,重点是里元老师那个片子,我们主编读书时看过他的电影,有印象,隔了这么多年,他能拍成什么样子,很有兴趣,而且还是青春片。”记者说话很快。
“我跟里元老师谈过一次,他想拍一部真正给年轻人看的电影,而不是给影评人看,或为了票房价值。”徐畅然说道。
“你对他有信心?”记者问道。
“我认同他的理念。至于能拍成什么样,我也不知道。”
“你对他的年纪有什么看法?”记者问道。里元五十岁拍青春片,挺受人关注。
“我觉得华国年轻人有个特点,青春少有张扬,有的话多是张狂,这与华国历史文化有关,里元老师在国外生活过,接受了一些异质文化,反而有利于审视华国年轻人的生活,所谓旁观者清。”徐畅然回答。
“有意思。”记者已经打开录音机,还用笔在本子上记录着。采访就这样在既紧张又随便的氛围中开始了。
只不过是从里元导演和他的片子开始,这一点两人都没有想到。
“进入高三了,有什么打算?是不是要全力投入学习了?”采访快要结束时,记者问道。
徐畅然沉思了一会儿,说道:
“主要精力会放在学习上,不过高考时间还有一年,没有进入冲刺阶段。目前正在写一个小长篇,已经写了一半。”
“哦,能不能透露一下,题材和内容方面?”记者对此显得有兴趣。如果这本小说也能改编成电影的话,他就是第一次报道。
“嗯,题材是悬疑加科幻的类型小说,内容上暂时保密,是描写人类社会的一次重大危机,不过,是以华国为主要背景的。”徐畅然说道。
“啊,能问一下书名是什么吗?”记者问道。
“还没有最后确定,所以……”
“好的这个内容我可以写进去吗?”记者问道。
徐畅然沉思了一下,“可以。”
采访结束,记者比较满意,看时间还早,重新要了两杯茶和一点零食,和徐畅然在茶室里休息。连续几个小时的紧张采访,虽然房间里开着空调,但两人的脸和脖子都渗出了汗水。
“我个人有个问题想问你,你为什么要写类型小说?目前国内年轻人中好像只有你一个人这么专注于类型小说。”记者喝了一口茶,抿着嘴唇,随后问道。
“只是作为一个突破口。”徐畅然说道,见记者还盯着他,就继续说道:
“这一段的华国文学,注重文以载道,喜欢讲大道理,讲意义,但这些是受制于社会发展水平和现实环境的,道理讲到一定程度就深入不下去了,停留在表面越来越容易变得虚假轻浮。我觉得不如回过头来把故事讲好,至少还有人看。”
记者又掏出本子和笔记起来。
徐畅然点了一杯青山绿水,杯子里的茶水绿得有点怪异,徐畅然喝了一小口,感到有股香精味,就放下杯子,再也没喝。
“你平时进电影院看电影吗?”记者问道。
“没有时间去看。”徐畅然回答。
“嗯,再说现在国产电影不景气,愿意掏钱进影院的人不多,相对而言,现在一部电视电影的观众还能有几百上千万,毕竟在家里看不花钱。”
“但是缺乏资金。现在的状况是,中心无力,资金堆积;边缘活跃,却没有钱。”徐畅然也感叹道。
“你说话很有逻辑性,也比较有哲理。”记者望着徐畅然说道。
“哈哈,主要是一直写作的原因吧,促使我思考。”也许是谈了几个小时的原因,徐畅然说话也不客套了,他又对记者提出,能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