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军事历史>晚明之帝国风云>第016 八大王

第016八大王

崇祯三年三月,忽有赴京勤王军溃兵逃归陕西,传回京师妖魔乱舞浮世绘。

溃兵怨骂对象是朱明朝廷,准确说是户部。

临洮兵进抵京师,朝廷不理不睬只能落魄露宿安定门外,责问户部则户部回答:“民居可宿”;固原兵缺粮乏饷,向户部索粮则户部回答:“民间有粮,何得全仰户部?”于是各路勤王军军纪大坏,夺民房舍以为几宿,劫民粮以为几食。京师居民悲愤满腔,咒骂官兵之害甚于贼兵建虏,而京师民少兵多,勤王军满城劫抄亦无法筹够粮饷,彼此都是满腔怒火。外围建虏烧杀抢掠,内围官兵械斗滋事,京师百善之地一时坠落成烈火地狱。

前面说过,崇祯初年晚明民变灵魂群体是军户逃兵,尤其是去年差点祸乱关中的固原镇大叛乱。临洮兵、固原兵千里迢迢赶赴京师勤王,自谓对朱家王朝赤胆忠心,岂料朝廷竟如此冷遇勤王军,越想越怒越失望,干脆回家逃亡山川沟壑玩杀人放火等招安。

一则春黄不接加剧灾荒,二则溃兵怨愤,三则陕西兵力乏缺,各股流贼土匪蛰伏数十日后再度活跃起来。

与此同时,杜家峁第二波扩军也训练完毕,准备夺取更广阔生存空间。

陕北民乱因灾荒而起,流贼不断抄掠亦是因为缺粮,而郑义有位面基地超级补给,自然无须东奔西走流浪。充沛物资补给无须与人贸易,再加上郑义尽量缩小活动范围规避官兵围剿,导致不但米脂等临近府县官兵势力,连南面数十里之外的八大王贼兵亦对郑义势力了解甚少。郑义如黑幕中的刺客拥有最佳战略姿态,去哪里都能有所作为,可问题在于去哪里最佳呢?

中原腹地金银最多,但官兵势力雄厚,郑义短时间内只能流寇般左右奔袭,此种战法或许是位面基地最佳利用方式,但郑义不屑为之。比于流寇劫抄金银拉起庞大游民队伍颠覆朱明政权,郑义更希望经营陕西起家,守一方土救一方人,尽量削弱自然灾害影响,虽然无法瞬间拯救陕西数百万灾民,但能多救活一人就多救活一人。

如何在陕西境内崛起呢?

郑义首先排除攻占米脂、绥德等府县要地思路。短时间内攻取府县要地,或将拖累在京陕西勤王兵,如若导致“己巳虏变”产生历史异变实在有违本心,官兵叛贼是人民内部矛盾,而建虏明民则是敌我矛盾。既然短时间内不可攻占府县,那就有必要学习后世共和国之初的农村包围城市道路,唔,虽然陕北有无数崖窑暗钉,但是广泛意义的农村包围城市战略仍可试试。

一念至此,郑义目光投向南面的八大王贼兵势力。

降临本时空四月有余,郑义逐渐了解变民乱贼面目。据郑义调查,此时变民乱贼大致可分为土贼、边贼、回贼、矿贼、虏贼、饥民,其中饥民战力最弱,常常一哄而起又一哄而散;矿贼战力稍强,主体是各类矿工组成,或许可称为晚明工人阶层;边贼最强,所谓边贼就是指边镇逃兵、溃兵,他们本属于明军一员,最后因为各种各样缘由走到朱明政权对面。虏贼、回贼最凶,虏贼即为鞑靼外寇,或与乱贼勾结或小股趁虚而入,在陕西境内肆无忌惮烧杀抢掠;回贼之凶,则是因为掺杂宗教矛盾,时不时屠村绝户玩宗教灭绝。土贼则于民危害最小,所谓土贼即是指当地山民自我结寨自保,外御流贼,内抗官税,等同一块块逃税自治单位。当然,当土贼无法结寨自保时,当官兵摧毁土贼山寨后,这些土贼势必转化为流贼,满天下抢劫粮食乞活求生。

八大王贼兵,原属于土贼性质。

据悉,南面十余村寨前年夏秋在一群边兵领导下结寨自保,拒向官府缴纳粮税。可惜陕北民变最深层原因是连绵自然灾害,少了官府粮税剥削,十余村寨仍然逃不脱饥饿天灾,土贼性质的八大王贼兵也被迫向流贼演化,现已成为以村寨为据点的盗贼团伙,南面大理河、东面无定河沿途商道行人无不遭彼毒手。郑义理解灾荒的无情,却不赞成无休止抄掠,尤其当他拥有可以改变一


状态提示:第016 八大王--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